作者:挥剑刺晚霞
链接:查看原文(讨论串已被平台删除)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多知友不熟悉整个力工思维的演化进程,我觉得这整个演变历程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很好的议题,正好我抖音玩的比较多,简单梳理一下:
力工这个词2025年年初就在抖音开始小流行起来了,以我的观察最最开始是起源于东北用语,当时抖音比较东北讲武堂,就那个伊朗的导弹裤衩一下子的那种,有部分东北老哥十分反感该类视频,讥讽其为“力工嗑”,即工地的临时工聊天吹牛时喜欢谈论国家大事等内容,因为其生动形象,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
当时抖音十分流行各类盘点,从夯到拉等类型视频,同时户晨风的安卓理论也开始冒头,于是有人开始结合起来盘点力工的一切相关事宜,并冠以力工XX的名号,如力工饭菜,力工酒水,力工音乐等……(大馒头沾菜汤,甜汽水冰红茶,金钱女人性)
这里插一嘴,这个盘点和总结人群特征是去年就有相关流行趋势的,也是东北名词,叫外五县(原指长春省会周边县城,后指城乡结合部以及县城留守青年)对该类人群进行讽刺批判,当时就有批判思想风潮,后来力工一词出现后完美适配该类内容,于是大家迅速进行转换。
到了年中除了户晨风峰哥等外,在抖音还流行一批同样关注底层人民的博主,他们并不输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当地(多为山河四省)工地大集等出现的人物进行采访,由当事人阐述自己的观点,采访内容多为:
一个力工在边吃饭(经典力工饭菜)边说自己的基本情况(三低人士,二十七八像五十)家庭近况(一个老婆三个娃,一人挣钱一家花)自己的经济状况(一天百八分逼不剩)目前体验及长期规划(累的要死,但是自己无所谓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幸福与否(有儿就幸福)。
大家惊异的发现,力工身上竟然还有未开发的抽象潜力,所有人无论高矮胖瘦水泥瓦匠,思维都仿佛被尤里脑控了一样,没结婚的攒钱结婚,结了婚的要生男娃,有男娃的要多生男娃,老了的要给娃攒钱结婚,但是都憧憬畅享在莫情其妙的幸福感里。(家有男娃)

这个过程一开始是纯粹的在以力工XX为延伸进行讽刺批判,到现在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概括整个如此庞大又统一思想又值得思考和讽刺的群体了,他似乎验证了峰哥的性压抑理论,但又不太贴合,与这一整年在男女关系对抗和拉扯的局面又交相呼应,但龟男也好舔狗也罢,都离力工太远了。
这个时候,关键性的安卓思维适时出现了。
这里再插一嘴,安卓思维在普遍被接受后已经有了向下分裂的趋势,当时用安卓思维拷打的多为年轻厂弟,还是会使用互联网的,但遇到与之年龄差距有所断层的人的时候安卓思维仿佛不是那么妥帖(鸿蒙思维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是讽刺中年粉红鸿蒙用户),大家被局限在手机系统和品牌上面苦苦不得脱身,连塞班思维都出来了。
时代在呼唤着一个词汇诞生,来形容和概括这伟大的社会现象。
力工思维完美的融合和填补了这一空缺,仿佛是生来就存在于互联网等人发现一样。
重要的不是安卓或者力工,而是思维,原来人的思维就是分高低贵贱的同时还能有如此的趋同性,原来在二十一世纪,在互联网和科技已经发达到如此地步,AI都更新换代好几次,还能有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自我意识,原来这一切,已经存在那么久了,久的有点太久了太久了,久到年轻人突然觉得不适,才发现既熟悉又陌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