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B站UP主 @真理道木杉真人 所发视频《男性觉醒23条》系列的视频文案,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排版。请大家多多支持UP主。
很多up主都已经聊过白羽毛运动了,但我认为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一战爆发后,英国面临兵源短缺问题。皇家陆军上将查尔斯·菲茨杰拉德(CharlesFitzgerald)发表公开信提出“羞辱式激将法”,认为通过公开羞辱健康青年可刺激其参军。结果获得英国著名女权分子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Pankhurst)的女儿克丽丝特布尔·潘克赫斯特(Christabel Pankhurst)和女权领袖玛丽·沃德(MaryWard)的积极响应,于是她们发动了英国白羽毛运动。这里有个背景知识,克丽丝特布尔·潘克赫斯特(ChristabelPankhurst)于1903年在其母亲的支持下创立了WSPU,即妇女社会和政治联盟(Women’sSocialandPoliticalUnion),这是一个在20世纪初英国推动女性投票权的激进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激进手段争取女性选举权,包括示威、绝食抗议和破坏行为。
她们认为白羽毛运动是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大好机会,事后也证明她们的政治投机得逞了,多名白羽毛运动领导人在战后获得了议员身份。
她们将白羽毛作为“懦夫”象征,鼓励女性参与道德施压,逼迫英国男性参军。女性在街头拦截未穿军装的男性,当面羞辱并赠送白羽毛,甚至寄信到其家中。英国政府曾发放“国王与国家”徽章给关键行业工人,以避免误伤;后期为退伍伤残军人颁发银质勋章,防止其被羞辱。
但白羽毛运动还是逐渐失控,连残疾人、退役老兵甚至未成年人为未能幸免于难,即使是心脏病患者,不符合参军标准,白羽毛女孩们也不管,她们说你还是不是男人,你不是还活着呢吗?为什么不能服役。于是很多患有疾病的人实在无法服役,又不堪羞辱,最后只能自杀。
白羽毛女孩们还会到一些退役老兵家里闹,逼他们再次服役,很多退役老兵不堪其辱也选择自杀。
这些白羽毛女孩们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在这种“男人不参军报国就是懦夫”的社会氛围下,一战英国招募了25万不到服役年龄或谎报年龄参军的“童子军”。
据统计有约7%的自杀士兵遗书中提及白羽毛羞辱是其自杀诱因。部分男性因恐惧羞辱而离家出走,或被迫参军后战死,导致家庭破碎。
现在很多女权分子污蔑说白羽毛运动是查尔斯·菲茨杰拉德这个男性领导的,最后他却美美隐身,但实际上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推动者自始至终都是那些女权分子,其中最讽刺的是英国政府为公务员开具了免征证明,于是白羽毛女孩们就真的根本不敢去骚扰官大人们,屁都不敢放一个,充分证明了小布尔乔亚们的软弱性。
随着英国白羽毛运动的发展,很快白羽毛运动开始向欧洲各国蔓延,德国就出现了白羽毛运动的变体,被称为黑戒指运动,是指一种在一战期间由德国女性主义活动家发起的运动,通过将婚戒换成黑戒指来羞辱丈夫或男友,以此逼迫他们参军并最终卷走家产跑路。
1915 年初,英国白羽毛运动发展到法国,法国的女权领袖们效仿英国的白羽毛女权分子,呼吁自己的支持者:“每一个法国女人都不要和不愿意为国战死的男人交往”。呼吁法国妇女羞辱自己的丈夫和男友,以激励他们参军报国。很快法国男人们遭受了与英国男人一样的待遇,到后期这些疯狂的女权分子还呼吁将法国征兵年龄降低到十岁,并大言不惭的说:“十岁的小男孩儿同样可以为国杀敌,哪怕打光一代男性也要取得战争胜利”。等到凡尔登战役爆发后,她们还主张:“将兵役年龄进一步降低,哪怕是五岁的小男孩儿,到战场上也能有自己的贡献。”
大量法国女人通过羞辱的方式,一边将自己的男性同胞送进了战争绞肉机,一边拿着男人的阵亡抚恤金卷走家产跑路,与外国人约会苟合,这次运动给法国带来了几十万的私生子。在战争期间,法国女人们一点儿没有体谅法国男人的艰辛,反而不断往前线送分手信和离婚协议书,这就跟我们对越反击战时一些国女写吹灯信,战后又冒充阵亡家属领取抚恤金如出一辙。这种恶心的行径彻底伤透了法国男人的心,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原本一战时英勇抗战的法国男人在仅仅13年后的二战中迅速撂挑子投降,因为他们意识到法国政府和法国女人不值得他们去保护。之前我们一直对二战法国投降的事迹嘲笑玩梗,结果等到了解这段历史后才发现,你笑法男投的快,法男笑你当炮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