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凝:雌竞的产物,女权的虚空造靶

男凝:雌竞的产物,女权的虚空造靶

在介绍 语言腐败 的那篇文章中说过,女权的一大特征,就是善于使用模糊、情绪化、被篡改了含义的语言(语言腐败)构建“压迫叙事”,从而获取社会的同情与资源。在当代女权话术中,凡是涉及女性外貌、身材、穿搭,甚至影视作品中略显性感的女性角色,往往都会被指责为“男凝产物”。然而,深入观察不难发现,这一词汇的背后并不是对真实压迫的反抗。“男凝”就像“父权”、“厌女”、“物化”等一系列女权话术工具一样,是为女权话语垄断服务的“赎罪券印刷机”,是女权分子精心构建出的“虚空靶”,是女权玩弄语言腐败的又一例证

“男凝”的真实含义与语义陷阱

所谓“男凝”,即“男性凝视”(male gaze),最早源自西方学者对电影美学的批判,用于描述电影镜头在拍摄女性角色时,从男性欲望视角出发,使女性被观众(男性)物化为性幻想对象。然而,这一概念被女权粗暴引入中文语境,并大范围滥用、扩大,最终演变为一句万能的攻击性标签。

在当代语境中,“男凝”被广泛用于批评以下行为或现象:

  • 女性穿着暴露、性感——“迎合男凝”

  • 漫画或游戏中的美型女性角色——“男凝创作”

  • 男人称赞某女性长得好看——“男凝视角”

  • 女性自愿展示身材——“内化男凝”

这种词语的滥用,早已超出了原始概念的范围。它不再是客观分析,而是一种打压异见、压制自由审美的语言暴力。一切与女权不一致的行为,都可以被强行归入“男凝”的范畴,从而实现道德审判。

“男凝”行为的真实来源:女性的雌竞,而非男性

或许女权自己都不曾意识到,那些被贴上“男凝”标签的行为,其本质上往往并不是为了讨好男性,甚至男性对此毫无兴趣或注意力。相反,它们往往源自于女性之间的“雌性竞争”——即女性之间基于外貌、穿搭、身材、气质等维度的社交博弈

举几个典型例子:

  • 化浓妆、露身材的女性,在现实中往往并不是为了引起男性注意,而是为了在同性群体中“拔得头筹”

  • 某些“性感”穿搭潮流的发源地并非男性喜好,而是社交媒体中女性KOL互相竞艳

  •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塑造女性角色的创作者本身就是女性,受众也以女性为主,但仍被指“男凝”。

这说明,“男凝”其实根本不是男性主动施加的视角,而是女权群体将女性之间的内部竞争、审美焦虑强行归因于男性,然后将责任和负担推到男性身上。

这不仅逻辑荒谬,而且极不公平。它忽略了真实的社会动力机制,制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压迫者”,为女权者的话语暴力寻找正当性。

拒绝进入女权语境,别为她们的幻觉买单

面对“男凝”这类虚构标签,男性应当保持高度警惕。这并非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审判。它的目的,从来不是让你解释、辩解,而是让你跪下——道歉、闭嘴、让渡话语权。你越解释,她们越觉得你“默认有罪”;你越退让,她们越觉得自己掌控正义。

因此,你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退出这场荒谬的幻觉秀。不要试图进入她们预设的语境,不要在她们定义的游戏规则下作答。越是不理会,越是坚持自我,越能看清这场性别操控背后的本质:她们其实从没打算跟你对话,只是需要一个靶子维持她们的优越感

所以,别再问自己“我有没有男凝”。你要问的是:“我为什么要参与这种语言骗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