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男性权益

【赛博史记】(2020年)“清华腚姐”是谁?清华大学性骚扰诬陷事件

“清华腚姐”这个称号源自2020年底清华大学的一起校园诬陷事件。2020年11月17日,一名清华美院的学姐在食堂排队时,一位学弟的包不小心碰到了该学姐的臀部。该学姐当场暴怒,将学弟的身份证、学生证抢走,还将学弟的姓名、学号、外貌特征公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放言要让学弟“社死”。

阅读更多

【赛博史记】(2023年)追风小叶是谁?成都地铁诬陷偷拍事件

“追风小叶”事件指的是网名为“追风小叶”的何先生在成都地铁上被两名女性乘客误认为通过鞋子上的“摄像头”偷拍而引发的一起诬陷事件,并最终进入诉讼与调解阶段的一系列纠纷。截至2025年,事件尚未完全解决,“追风小叶”依然未获得正式且令人满意的道歉或赔偿。

阅读更多

还在等着看“全女”乐子?警惕全女设施对公共资源的侵占

“全女”概念都可以看作是对男性的“讨贼檄文”。全女设施的存在和扩张,是对男性生存资源的蛮横掠夺,是对男性权益的践踏,是对男性群体的公然宣战。可悲的是,不少男性还在沉浸于“全男啤酒馆”的春秋大梦,还在等着看全女设施倒闭的乐子,殊不知它已经在步步为营侵蚀男性的生存空间。

阅读更多

【赛博史记】(2025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诬告事件+合订本

2025年7月25日,“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行为,判决驳回杨同学的全部诉讼请求。随后,杨同学在社交媒体发表《胜利宣言》。面对网友的质疑,武汉大学微博官号则发表《冷冻肉》,疑似回应此事。

页: 1 2 3 4 5 6 7 8 9

阅读更多

“父权”一词是女权对全体男性的污名化

在当今性别话语中,“父权”一词被频繁使用,几乎成为女权主义者攻击男性、指责社会不公的标准语汇。但我们必须严肃追问:这个词本身是否合理?它是否能准确描述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父权”不仅是一个模糊甚至虚假的概念,更已演变为污名男性、制造性别对立的工具。

阅读更多

【赛博史记】(2025年)都在为大连工业大学开除李X莳鸣不平,那他们呢?

2024年12月,CS2上海世界锦标赛期间,乌克兰知名选手Zeus在自己的粉丝群曝照与一名中国女孩发生关系,将未打码的私密视频发布至社交平。2025年7月8日,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网站发布“关于拟给予李欣莳同学开除学籍处分的公告”。

阅读更多

杰哥锐评《酱园弄》:人人记得孟姜女,谁还记得她哭的人姓氏名谁?

男人即使有名字,也很难被人准确记得。哪怕是做出很大贡献的人。而女人,甚至不需要夸大自己的贡献,就是哭丧卖惨都能被铭记千年。视频来自B站UP主杰哥观察者模式启动中的视频《《酱园弄悬案》扑街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女性受苦娱乐化,一场堪比角斗场的社会盛宴》。请多多支持UP主。

阅读更多

男性去责任化?不,你本来就没有责任

你可以仔细看看女拳们的观点,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结论,她们的构想中,自己是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的。所以你为什么还要主动给自己加上这些担子呢?你只需要把自己的责任清空,和她们对标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甚至不需要抛弃道德感,你只是采取了和对方一样的做法而已。

阅读更多

女本位社会下的民族主义与男性权益

韩国男性权利运动的代表人物成在基指出:民族主义根本就不在乎具体的男性的人生福祉,只在乎那个抽象的“国家民族”这些立足于雌本位建构。只在乎男性愿不愿意当廉价工具。舆论武器生产的英雄、男子汉等基本上都是逆生存法则,将男性牢牢的固定在消耗品属性上。

阅读更多